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新闻资讯 News

联系我们

席协会联系方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富阳最新动态

富阳5年内让千人摆脱地质灾害威胁


2013-02-22 来源:

 作为全省48个重点地质灾害防治县(市)之一,富阳全市现有地质灾害(隐患)62处,涉及万市、洞桥等13个乡镇,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三种类型。
近期,富阳制定出台“富阳市地质灾害‘十二五’规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规划”),将通过分等级防治、群防群测、针对性处置等方式,5年内实现千人摆脱地质灾害威胁的目标。此外,引进数字电视进户播放预警信息,进一步提升灾害信息的发布速度,扩大灾害预警信息播报范围,让临灾或受胁人员都能第一时间获得信息,得到救助处置。

62个隐患点防治巡查责任到个人

“规划”将富阳市全境被划分为5个地质灾害高易发区、3个地质灾害中易发区、2个地质灾害低易发区和1个地质灾害不易发区。根据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结果,将富阳市划分为5个地质灾害防治区。其中,重点防治区4个(万市—洞桥重点防治区;灵山—渌渚重点防治区;湖源重点防治区;常绿重点防治区),面积479.7平方公里;一般防治区1个(受降—常安一般防治区),面积1351.5平方公里。根据相关规定,重点防治区域严格控制山地切坡建房,所有工程建设项目在立项前都要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在灾害预防治理方面,富阳将健全和完善市、乡镇(街道)、村、点四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体系,使之覆盖到地质灾害高、中、低易发区和有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行政村,落实预警和监测责任人。根据隐患点动态调整结果,市国土资源局聘请了62名地质灾害监测员、226名地质灾害巡查员,确保全市62处地质灾害隐患点都有专人负责日常巡查。同时,对新增(隐患)点及时纳入监测网络,建立预防和预警机制,强化应急队伍能力,进一步明确监测、防灾责任。


地毯式调查建立群测群防网络

“十二五”期间,富阳将从各地质灾害点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置。通过简单除险、勘查治理、搬迁避让等方法,“十二五”期内将对41个危险性相对较大、治理较紧迫的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防治。该计划完成后,富阳农村村民293户1042人、8403万元生命财产可脱离地质灾害威胁。
根据“规划”,今年富阳将对区域内1:5万农村山区地质灾害进行调查,调查区面积约1385.7平方公里。调查工作以山区农村居民点、学校、城镇、重点旅游区和重要基础设施为重点,系统查明危害村庄、居民点等的地质灾害(隐患)的分布特征、形成条件、稳定状态、危害程度及发展变化趋势,建立群测群防网络体系。

数字电视预警预报信息播报到户

受天气、人为因素的影响,富阳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频率略有上升。2012年受早汛、梅汛期及“海葵”台风的影响,全市共有17个乡镇(街道)发生小型泥石流、山体滑坡等45处小规模地质灾害。国土资源局地质环境科负责人介绍,富阳地质灾害具有点多、面广、规模小和总体危害严重的特点,预警预报形式有手机、电话、短信、书面通知等。从今年起,富阳还将通过数字电视开展地质灾害的预报预警工作。
预报预警级别分为橙色预警和红色预警。橙色预警是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相关责任部门会准备撤离受威胁居民,数字电视所有频道播放字幕,对受威胁地区进行预警通知。红色预警是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很大,立即撤离受威胁居民,全部电视频道字幕播报预警,同时启用数字机顶盒应急广播系统,对受威胁的行政村进行无间断紧急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