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新闻资讯 News

联系我们

席协会联系方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富阳最新动态

富阳市2011年“假日爱心学校”总结和探索


2011-09-05 来源:富阳新闻网

党徽在暑期闪光 爱心在假日传递

    本网讯 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完善社会、家庭、学校相结合的青少年教育体系,加强学生暑期安全,丰富青少年假日生活,促进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由市关工委发起组织,教育局、团委、红十字会倾力支持,富阳日报社广泛宣传,杭州珍琦卫生用品有限公司爱心支持,各乡镇(街道)积极创办,打造了2011年富阳市“假日爱心学校”。

    经过2009年探索,2010年试点,2011年推开,今年富阳共创办38所“假日爱心学校”,设立58个班级,全市共有1839名学生入学,其中民工子女1121人,本地留守儿童718人。此次“假日爱心学校”分布范围之广,受益人数之多,倾注力量之大是前所未有的。为保证“假日爱心学校”作为一项公益事业能有序推进,从“创办之初的筹划准备,创办之时的检查落实,创办之后的总结表彰”这三个环节不遗余力,实现“公益、安全、快乐”的目的。

    “假日爱心学校”特点和做法

    领导重视,准备充分

    在去年成功试点的基础上,今年的“假日爱心学校”工作及早安排,准备充分。年初,市关工委就布置了今年“假日爱心学校”工作,6月份召开“假日爱心学校”工作推进会议,打好了头战。教育局关工委对全市离退休教师参与关工委工作进行调研,分片召开会议,发动每所学校的老教师积极参与。乡镇(街道)、学校、村(社区)对此次“假日爱心学校”非常重视,从各个方面均考虑齐全。乡镇(街道)积极响应,如春江街道6月初就召开“假日爱心学校”筹备会,介绍经验、分析问题、提出要求,7月3日学生刚放假,第二天街道就举行“假日爱心学校”开学典礼。滴水公益在7月10号成立的“大学生暑期实践团”,为回乡大学生奉献爱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组织、宣传、创先争优办等部门非常重视和支持“假日爱心学校”的开办,对活动开展提出建议和要求。副市长邵良慰问了东山村、方家井村“假日爱心学校”,并召集相关部门召开座谈会,对“假日爱心学校”定位、对象、原则、组织、经费等提出要求,指出要把“假日爱心学校”打造成富阳的公益品牌。教育局、团市委、红十字会等纷纷给“假日爱心学校”送去各式各样的慰问品。

    党员服务,“五老”出力

    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全市1218名志愿者参与教学与管理,其中有685名党员志愿者,139名“五老”人员,437名在职教师,130名回乡大学生,89名大学生村官,423名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志愿者参与授课,106名“五老”、回乡大学生、教师、村官等志愿者当起了“班主任”,全程参与学校管理。医务人员为学生做体检,集邮协会创作爱心学校纪念封,红十字会、交警、610办、容大控股集团等单位都派人为学生上课。

    在这些志愿者中,党员教师、党员干部放弃休息时间,把“假日爱心学校”作为党员创先争优奉献爱心的新平台,作为加强青少年社会管理的新举措。大源创办了全市最大的“假日爱心学校”,370个民工子弟报名入学,70余名党员教师主动要求放弃休假、旅游,勇当“假日爱心学校”的志愿者,镇机关100余名党员干部统一值勤,为“假日爱心学校”保驾护航。

    在此次“假日爱心学校”志愿者队伍中,满头银发的“五老”人员尤为显眼。市“五老”讲师团、“五老”文艺团发挥余热,发挥优势,在近2个月的时间里,“五老”人员为民工子女、留守儿童讲党史、讲孝道、讲故事、唱快板、唱红歌。“五老”文艺团把“颂党歌、敬老歌、勤学歌、自立歌、安全歌”送进学校,创作了《最美妈妈之歌》、《大家要学吴菊萍(快板)》,号召学生学习最美妈妈吴菊萍,争做对社会有用之人。如市关工委讲师团副团长王韶国老师,多次到“假日爱心学校”上“孝道文化课”、爱国主义教育课。富春街道“五老”文艺团在瞿松青校长带领下,活跃在各地“假日爱心学校”的课堂上,他们灵活、生动的表演形式,让“假日爱心学校”的师生在快乐中受到了教育。在鹿山“假日爱心学校”,老教师金关贤20天如一日,每天坚持提前半小时到校,负责学生签到、管理工作。62岁夏如安是常绿镇老干部支部书记,平时住在富阳,在开办“假日爱心学校”期间,他早出晚归,积极参与学校的安保、后勤保障工作。

    在这个爱心队伍里,扮演着重要角色的是班主任,他们是由回乡大学生、在职教师等组成的一批优秀志愿者。与其他志愿者不同的是,作为班主任必须随着“假日爱心学校”的开办而天天留在学校里,照顾好学生的生活、学习,扮演着班主任、任课老师、学生知心朋友等不同角色。他们知识功底扎实,富有青春活力,容易和学生打成一片。来自于浙工大的学生,分批来“爱心学校”奉献爱心,一住就是7-10天,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好评。

    活动丰富,形式多样

    “假日爱心学校”区别于专业的教育培训机构,在坚持免费的原则下,学生活动可谓丰富多彩。

    道德教育为核心。围绕建党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继续深入开展“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教育,开展“万名青少年讲孝道”活动,进行乡土人文、远离网吧、科普法制讲座,通过“五老”讲师团的谆谆教导,让学生做一名知历史、懂感恩、有道德的人。

    安全教育为真心。交警大队、供电局、红十字会等单位主动派出优秀志愿者到各个学校进行交通、用电、消防、食品安全教育和急救培训讲座,提醒青少年在暑假期间正确使用家用电器,注意游泳、交通、饮食安全等,防止意外的发生。

    作业辅导为重心。“假日爱心学校”第一堂课就是暑期作业辅导,通过班主任个别辅导,集体释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优良的学习平台。

    兴趣活动为中心。“假日爱心学校”课程力争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各具特色,根据各自实际,开展音乐、舞蹈、电脑、器乐、书画、影视、阅读、演讲、礼仪、英语、手语、手工、陶艺、沙画、豆画、游戏、军训、体育等各种兴趣活动。文明办、关工委开展寻访富阳红色印记活动,组织学生先后参观了“千人坑”遗址、受降厅、孙晓梅烈士纪念馆、新四军金萧支队纪念馆等,重温党的光辉历程,寻访富阳红色足迹。关工委、海创会开展了“假日爱心学校”书画比赛,丰富学生暑期生活,激发青少年艺术兴趣。春江街道“假日爱心学校”的240余名学生到富阳时代影视城观看了3D动画电影《兔侠传奇》;里山教学生学会垃圾分类,增强环保意识;常绿组织学生参观杭州博物馆,了解家乡的特色文化;龙门带领学生观看红色影片《闪闪的红星》,深入学习老一辈抗战精神;场口镇上沙村“假日爱心学校”进行了一场以“我们的故事”为课堂主题的神话作文课,充分发挥了学生们想象力;场口镇关工委还组织学生观看了热门科幻电影《变形金刚3》,认识到科学发展的日新月异以及3D效果带来的视听感觉的冲击;春秋社区“假日爱心学校”还邀请了富阳市集邮协会的陈亚雄等四位老师为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集邮知识课;杭州珍琦公司还派出副总经理俞小英女士到诸佳坞“假日爱心学校”给当地孩子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趣味英语课,让大家在笑声中学习,在欢快中训练胆识。

    特色明显,模式全面

    富阳现已初步形成“假日爱心学校”“关工委牵头+媒体发动+社会参与”的爱心公益办学模式。现全市“假日爱心学校”可分为五类:一是村校联合创办(8所),二是以村为主体创办(8所),三是以企业为主体创办(3所),四是以社区为主体创办(3所),五是以学校为主体创办(16所)。无论是哪种创办模式,“假日爱心学校”的发展趋势已越来越好。在资金这一方面,富阳“假日爱心学校”坚持谁主办谁出钱、多方协作补充,乡镇(街道)全力支持。杭州珍琦公司出资5万元,参与全市“假日爱心学校”办学,珍琦公司还出资1万余元,捐赠400件爱心T恤,发放给“假日爱心学校”志愿者。上官博凯文体用品有限公司、杭州日月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美科斯叉车有限公司分别创办“假日爱心学校”。浙江永泰集团为春江街道“假日爱心”学校送来了矿泉水,富阳时代影视城为240名民工子女送上爱心电影。

    在办学时间上,春秋社区开创全日制模式,并成为第一家社区“假日爱心学校”。诸佳坞“假日爱心学校”延续了之前“周末爱心学校”的形式,有效地填补了双休日教育的空白。

    媒体关注,社会支持

    作为一项公益事业,富阳“假日爱心学校”从开办初期就受了广大群众、媒体的关注。继去年人民日报、浙江日报报道后,今年中国日报、中国教育信息网、中国共青团网、 开心网 、 人人网 、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 网易微博 ,浙江日报、浙江新闻网、浙江工人日报、杭州日报、 杭州新闻 网、杭州市精神文明网、 温州网 、青田网、富阳日报社、富阳新闻网、富阳电视台,萧山新闻网、千岛湖新闻网等30多家新闻媒体都对富阳“假日爱心学校”进行了深入报导。

    浙江日报指出:富阳“假日爱心学校”服务民工子女,快乐暑假,关爱相伴。浙江工人日报称:富阳全面创办公益性“假日爱心学校”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开心度假、提升素质;杭州日报说:富阳开办“假日爱心学校”免费托管“小候鸟”,这种体现博大胸怀的做法等于给富阳打造了一张“金名片”,不但宣传了富阳,还推动了富阳创业投资“软环境”的建设。大学生志愿者程晓倩写到:我深知,这次爱心班的举办意义在于帮助和照顾那些因家长工作繁忙而无人照顾的小学生们,以减少暑假孩子们一个人在家的不安全因素,让家长们安心,让孩子们拥有一个快乐而安全的暑假,而作为志愿者中的一员,我深感荣幸,能在学生时代的最后一个暑假拥有这样有公益性的实践体验,我觉得意义非凡。志愿者沈迪也说:支教行深深影响了我,它让我破茧成蝶,振翅欲翔,从五十个孩子的眼中,我没有看到一丝因自己是外来务工子女而自卑,反而看到了他们身上类似一般孩子的快乐,那无暇而天真的目光令在场的我为之动容。来自常绿镇“假日爱心学校”学生章宏杰的家长戴美娣说:平时因为要看管儿子,只能在家里做一些手工活。但是尽管这样也不能完全管住儿子。现在好了,有了“假日爱心学校”免费为我们这样的家庭教育我们的子女,相当于减轻了我们的家庭负担,真的是十分感谢。

    “假日爱心学校”经验与体会

    “假日爱心学校”能在富阳全面铺开,并形成富阳公益模式,我们认为责任是前提,爱心是基础,领导是关键,配合是重点,宣传是抓手,安全是根本。

    责任是前提。“假日爱心学校”是一项公益的事业,既需要出钱,还需要承担安全责任,全凭乡镇(街道)、村(社区)、学校、企业对青少年的责任心来开展工作,基层完全有理由不去做这项工作。但是,各乡镇(街道)关工委工作者、爱心学校负责人具有很强的责任心,以青少年健康成长为己任,为“假日爱心学校”成功开办做了大量的工作。

    爱心是基础。要办好这项爱心工程,师资力量就尤为重要,需要有一大批在职教师、老同志、回乡大学生和社会专业人士放弃休息时间,奉献爱心,无私为民工子女做实事。其中春江、东洲、湖源等乡镇(街道)志愿者都超过学生数,爱心成了假日学校的流动风景。

    领导是关键。“假日爱心学校”是一项民心工程,没有各级领导的重视支持是难以开展的,包括计划的制定、场地的落实、资金的解决、师资的组织、学生的管理等都需要得到领导的支持。在创办的两年时间里,“假日爱心学校”深得市领导、部门领导、乡镇(街道)领导重视,解决各种困难,提出要求和建议,并亲自到学校进行调研慰问。

    配合是重点。“假日爱心学校”是由关工委具体组织实施,在创办过程中充分发挥了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与各单位配合良好,联系密切。市关工委为第一牵头单位,市教育局动员学校积极参与,发动优秀教师志愿加入,团市委、党员服务中心做好志愿者的组织,富阳日报做好宣传,市红十字会、慈善总会组织爱心人士捐款捐物,文明办、妇联、工会、滴水公益等单位积极参与,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宣传是抓手。去年人民日报和富阳日报的大量宣传,为全市“假日爱心学校”的创办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今年7-8月,仅富阳日报就刊登“假日爱心学校”稿件25篇,富阳电视台播发16则,市关工委网站设立专题,发布信息205篇,并在腾讯建立关心下一代微博,进行实时更新。广泛深入的宣传为“假日爱心学校”学生、志愿者招募,工作推进打前战、造氛围、鼓干劲。

    安全是根本。全市“假日爱心学校”把安全放在首位,全面落实两办预防青少年溺水紧急通知,开展安全督查,合理安排场地,加强安全教育,强化对学生的监督管理,制定安全预案,学校与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落实专门学校安保人员,加强校园内部安保,开通学生校讯通,制作学生证,做到思想重视、措施到位、及早防范,力保安全,让学生过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暑假,使每一位学生开心,每一位家长放心。

    “假日爱心学校”问题与思考

    富阳的“假日爱心学校”刚刚起步,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创新。

    部分乡镇认识未到位。大部分乡镇均能从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党员创新争优、为青少年办实事的角度,积极创办“假日爱心学校”,也有部分乡镇存在应付思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拖则拖,或以完成任务为目标,一切从简。

    人员调整太频繁。今年6月底7月初,正是创办“假日爱心学校”的关键时期,因部分乡镇(街道)妇联、团委人员调整,全市共有9位关工委工作者进行了调整,给今年“假日爱心学校”的铺开带来较大影响。

    时间安排太短。今年“假日爱心学校”从7月4日延续到8月26日,但大部分上课时间为20天左右,一些乡镇仅15天,与二个月左右的暑假相比,办学时间显得非常短暂。“假日爱心学校”大多为半日制,学生上下学时间与家长工作时间有冲突,家长接送存在困难。常年性办班也刚开始探索,双休日学生管理还需加强。

    课程安排缺乏连续性。“假日爱心学校”课程安排比较丰富,如音乐、舞蹈、书画、游戏、参观等,但上课老师均为志愿者,每天都在调整,上课内容根据老师的特长而定,课程安排缺乏连续性。有的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均在一个班级,教学存在难题。“假日爱心学校”专业培训比较少,学生社会实践和校外活动不多。

    学生需求还很难满足。全市有1万多名民工子女入学,有近2000多名农村留守儿童,是社会上最需要关心的群体。今年暑期富阳民工子女、留守儿童招收仅占15%,需求空间还很大。如万市镇珍琦·彭家“假日爱心学校”当时报名只有24人,一星期后达48人。春建咸康村“假日爱心学校”原打算招收22人,最后达到50人。有许多家长知道开办“假日爱心学校”后,纷纷要求子女入学,但限于办学规模,还很难满足全部需求。

    今后,富阳“假日爱心学校”应改善学校硬件设施,完善师资队伍,丰富课程内容,建立长效机制,从暑期为主向双休日延伸,从半日制为主向全日制延伸,从村校合办为主向村主办延伸,从松散方式为主向专业培训方向延伸,从探索试点为主向扩面提高延伸,逐步形成富阳“假日爱心学校”的公益品牌,用爱心托起明天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