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新闻资讯 News

联系我们

席协会联系方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富阳最新动态

市民代表团走进企业监督食品安全


2011-09-06 来源:富阳新闻网

“食品安全是第一关,企业的主体责任意识强弱直接影响到我们吃进口的食物是否安全。至少今天看的两家企业,以后我可以很放心地去购买他们生产的食品。”9月2日,由质监部门组织的“质监邀您看企业,食品安全大家行”活动邀请包括人大代表、社区代表组成的市民代表团走进杭州万洲矿泉水有限公司和富阳市高桥镇常绿年糕厂,直接进厂监督食品安全。

    市民代表首先来到万洲矿泉水有限公司的厂区,从取水点、水桶清洗消毒、灌装、包装到最后的检验,在该厂负责人的讲解下,一路细看。秦望社区的许阿姨说,自己是第一次进水厂看,这才知道看着一桶水,竟然还需要这么多道程序,光是水桶清洗、消毒就有十几道。

    企业负责人还为大家讲解了矿泉水、纯净水与饮用天然泉水等产品的区别。据介绍,矿泉水的生产必须取得采矿许可证,消费者可通过从包装上找到采矿许可证号辨别是否是矿泉水。

    在第二站常绿年糕厂,市民代表走进了投产不到一年的全新厂房。在先进的生产线边,年糕厂负责人章先生给大家讲述了该厂是怎样从无证小作坊变身成为如今杭州地区有名的年糕厂的“进化史”。

    参观结束后,市民代表表示,希望能继续将此活动开展下去,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直接走进企业,与企业主对话。

    据悉,本月是质量月,作为主要活动之一,市质监部门此次通过举办市民走进企业监督食品安全的活动,以加强企业自律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此前,质监部门已与本报联合开展了多次“马大嫂看企业”等类似活动。

新闻纵深:

卧薪尝胆一年半 无证小作坊变身杭州“最好年糕厂”

    就在一年半前,记者随检查人员来到常绿年糕厂时,这里还是遍地污水横流的几间木结构平房。尽管通过“十小”整改,该厂的卫生状况已比从前改善了不少,但仍未达到能取得QS证的条件。

    当时,类似的情况在富阳另三家不同乡镇的年糕厂也同样发生。

小作坊面临淘汰危机

    质监部门工作人员说,小作坊可以不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但生产的产品只允许在本乡镇范围内销售,不能流通到其他地区。而这几家年糕厂生产的年糕,是富阳市场上大部分本地年糕的供应源。因此,自质监部门接管小作坊食品生产工作以来,已几次勒令这四家年糕厂取证,并明确时限,如不取证就要关停。

    “以前办年糕厂没有安全意识,只要自己卖得出去就好了,根本不会去想消费者吃了会怎么样。说实话,我们那时候做的年糕,自己都不会去吃的。”常绿年糕厂负责人章先生说,这几年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特别是质监执法人员三番五次勒令整改,令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一句话,不整改,就淘汰。但要想取得许可证,对厂房、机器都有要求,我们一个小厂,又从哪里搞这些资金?”

四家厂合并整改找出路

    去年上半年,在质监部门的牵线下,四家面临生存危急的年糕厂厂主聚到了一起,开始了合并整改之路。短短几个月,四家年糕厂整合成一家,停止了其他三地的生产,投资近70万元,在原常绿年糕厂的厂址上建起了全新的厂房,名称仍沿用原常绿年糕厂的厂名。

    新厂房采用全新的自动化生产线,原料仓库、生产车间、成品仓库、冷库等一应俱全,连存放年糕的传统竹架都换成了不锈钢材质。如今该厂产品供不应求。不同于从前的简陋,如今的常绿年糕厂已完全脱去了“无证作坊”的帽子,顺利拿到了QS证。

    “当时省质监部门的专家下来审核的时候,说我们厂是他在杭州地区看过最好的年糕厂,当时别提多开心。”章先生乐呵呵地说,以前看到来检查的执法人员就心里没底,现在来再多的人检查都不会心慌了。

    市民代表参观后表示,常绿年糕厂的转变既是主管部门的努力,也是企业主主体责任意识加强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