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新闻资讯 News

联系我们

席协会联系方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富阳最新动态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分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2014-01-24 来源:

姜军在参加第一代表团讨论时说:把握机遇 加快发展

    1月23日下午,按两会议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分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等。市委书记姜军以代表身份参加第一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会场上,人大代表围绕政府工作报告,纷纷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借势发展”、“改革创新”,这些最新的热门词汇频频出现;“美丽富阳”建设、城区环境综合整治、村级留用地,百姓关注的焦点自然也是代表热议的话题;还有关于教育均衡发展、企业生存环境问题,来自专业领域的代表了解得更多、分析得也更透彻。


    关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市人大代表、富春街道党工委书记何献忠用了四个字来概括:精、实、清、力。“政府工作报告写起来很难,我深有感触,既要突出重点,又要体现全面,就这点来说,这次报告13000左右的文字量能够兼顾两者,可谓精炼。”何献忠说,报告用了大量的数字,内容翔实,让人信服;对于2014年的主要任务,部署清晰明确;同时报告非常“给力”,令人鼓舞。何献忠说,富春街道将深刻领会报告精神,在今后的工作中“争先领先、争当全能冠军”。


    “政府整治背街小巷,成效明显,老百姓幸福感有了很大提升,但能不能让这阵‘春风’吹得更猛烈些?”市人大代表、春晖社区党委书记雷建花说,主城区现有20多个社区,按一年整治两个社区的节奏,可能需要10多年才能全部整治完。但像春晖社区这样的老小区,停车难问题急需破解,希望政府能够加快整治速度。


    姜军听得认真,记得仔细,不时与代表交流意见。他说,2013年,面对艰难复杂的形势,富阳不遗余力抓治水、未雨绸缪强增收、迎难而上增后劲、分类指导抓统筹、全心全意惠民生,交出了一份比较令人满意的答卷。2014年的主题是发展,可如何发展?富阳必须回答好如何继续高举“工业兴市”大旗不动摇、怎么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历史旧账怎么理等问题。


    “没有产业基础,百姓要增收、就业要增加,显然是不现实的。”姜军说,当前富阳已不能再靠规模扩张发展产业,更不能靠一手抓工业、一手抓污染、一手抓整治来实现“工业兴市”,必须在转型升级、产业提升中继续高举“工业兴市”大旗不动摇。


    “远看像城市,近看是农村。”关于代表提出的富阳城市面貌较为破旧的问题,姜军表示认同,但他提出,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城市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希望代表们理解。接下来,富阳将加快打通城市快速路,将江南、江北,东洲、灵桥都串联起来。


    关于代表们提出的村级留用地、工业功能区基础设施等历史遗留问题,姜军承诺,“新官”也要理“旧账”,市委市政府将按轻重缓急逐步解决这些问题。


    姜军强调,下一步富阳要把握融入都市的机遇,打破县域经济格局,从观念、产业、交通等多方面主动融入杭州。要把握深化改革的机遇,加快推进九大项目改革,特别是要抓住权力清单制度试点契机,进一步清权厘权,破除政府服务中的“弹簧门”、“玻璃门”,再创富阳体制机制新优势。要把握产业转型的机遇,继续加快造纸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和培育力度。

 

 

黄海峰在参加第四代表团讨论时说:推动富阳发展新跨越

    “建设好新登新城,也要解决好老城的交通拥堵问题”;“要重视新农村建设的水、电等后续管理费用,为村集体减负”;“促进小微企业的成长,在用地政策上给予倾斜”;“加大新登消防装备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提高村(社区)干部待遇”……


    1月23日下午,第四代表团的代表们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和收集的群众心声,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展开热烈的讨论和交流。市委副书记、市长黄海峰以代表身份参加第四代表团讨论。在听取代表们的发言后,黄海峰结合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以更加昂扬的精神、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努力开创富阳发展新局面。


    “听了基层人大代表的发言,启发很大,大家的建议很有代表性和针对性,既反映了基层群众的真实心声、期盼和愿望,也体现了人大代表强烈的履职意识。下一步,政府将进一步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建立意见建议合理处理反馈机制。”黄海峰说,去年富阳在困难中前行、攻坚中破难、转型中发展,实现了“稳中求进、转中求好”,基本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成绩来之不易,这离不开在座各位和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


    黄海峰说,对于今年的政府工作,我们要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高举“工业兴市”大旗不动摇,扎实开展改革创新年、项目攻坚年、环境提升年活动,主要工作任务是坚持改革引领、夯实发展基础、致力结构调整、统筹城乡发展、注重民生改善、加强自身建设,办好政府十件实事工程,为描绘好“富裕阳光的富春山居图”奠定坚实基础。


    黄海峰强调,新登镇要以实施新一轮小城市培育三年行动计划为重点,着力打造新城新貌,发挥出应有的辐射、带动作用。要坚持建区与造城相结合,保老城、改旧城、建新城,提高工业发展的首位度,增强投资增长贡献率,展现城市建设新形象,探索体制机制新优势,迈出统筹城乡新步伐,通过小城市培育,加快千亿产业平台建设,让更多的老百姓共享小城市建设成果,为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1月23日下午,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汤金华以代表身份参加第二代表团讨论,与其他代表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财政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立意深刻,特色鲜明,重点突出。”市人大代表孙伯勇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廉政建设,深入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实行财政预决算、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全面公开,“三公”经费预算支出削减30%,把更多的资金用在民生领域,这是政府从严治政的信号,值得肯定。


    在听取代表们的讨论后,汤金华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言简意赅,内容翔实,实事求是。汤金华肯定了去年全市各项工作。他说,过去一年是非常不容易的一年,但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市政府依旧顶住压力、积极作为、科学务实,基本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为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要把握全局,统筹兼顾,在持续发展的新征程中,全面开展好改革创新年、项目攻坚年和环境提升年活动。对此,汤金华说,环境提升年符合富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环境是发展的生产力、竞争力,富阳发展既要抓“硬环境”,更要抓“软环境”,政府应加快转变职能,努力实现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营造适于各类人才发展的软环境,推进富阳经济转型发展、科学发展。


    汤金华指出,新的一年里,富阳要深化改革促发展,加大改革步伐,转变工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把该放的权力放掉,把该管的事物管好;要借势借力促发展,以区划调整为契机,转变发展理念,助推经济发展;要转型经济促发展,以“五水共治”为突破口,推进水环境治理,结合实际,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要统筹城乡促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统筹推进美丽城市、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建设。

 

陆洪勤在参加社会法制组、城建环境组讨论时说:多接地气 多发好声

    “建议设立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中心”、“加强银湖新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昨日下午,参加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的社会法制组、城建环境组的委员们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财政报告,展开热烈讨论。市政协主席陆洪勤以委员身份先后参加了两个组的讨论。在听取委员们的意见建议后,陆洪勤指出,要结合政府工作报告,群策群力,更好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


    陆洪勤说,政府工作报告全面翔实、实事求是、鼓舞人心,体现了富阳取得的可喜发展和变化。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宏观经济环境复杂的形势下,这份成绩来之不易。同时也表明,各行各业只有真抓实干,同心同力,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取得突破。


    针对委员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陆洪勤表示,新的一年,富阳发展面临不少重点难点问题,转型升级突出“四换三名”(四换即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三名即名企、名品、名家),统筹城乡突出“三改一拆”,民生工程突出“五水共治”,队伍建设突出“教育实践”。每位委员要坚持围绕政府中心工作,重点把握改革发展的稳定态势、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可以发挥政协突出优势的工作,多建诤言、多建真言、多建高言。要深入调研,发现问题,探寻具有前瞻性、综合性、系统性的可行办法。要多接地气、多发好声,提出有质量、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陆洪勤强调,去年市政协在履职方式上尝试创新和突破,首次召开以“美丽富阳·治水先行”为主题的民主议政会,今年将继续实施民主议政会制度,进一步形成“链式议政模式”,不断强化重点提案和大会建议案的作用,推动提案落实成效,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为描绘好“富裕阳光的富春山居图”和实现“富阳梦”作出新贡献。

汤金华在参加第二代表团讨论时说:破解难题 力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