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富阳最新动态
代表委员呼吁政府出台有利政策 吸引“富商”回归
2012-02-21 来源: 富阳新闻网
“两会”期间,发展实体经济,倡导“富商”(富阳籍商人简称)回归、如何让“富商”回归成为众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近年来不少富商“走出去”
这几年,在外创业的富阳人有多少?从富阳流出去的税收有多少?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的数据统计,只能从一些零星数据中得到一些信息。
2008年,富阳关停粗铜冶炼企业19家,其中属于环山乡的有14家。自那以后,环山乡村村炼铜的场面消失了,但从中抽身出来的民间资本和铜企业主并没有就此止步,许多铜企业转往江西上饶等地建厂。通过2009年、2010年、2011年三年的培育和发展,在江西的富阳铜企已经粗具规模。据统计,仅去年,从环山走出去的富阳铜企创造的生产总值达245亿元,利税22.5亿元。
这几个数字让代表张雪坤很震惊。在环山乡,曾经全乡90%的人从事铜加工业,90%的产值、90%的税收都来自铜加工业。如今,这些都已成为过去。
与铜行业有着相同处境还有富阳的造纸行业。委员李江求在“两会”期间的分组讨论中也说了一个数字。近几年来,富阳不少造纸企业也开始走出富阳,前往江苏等地购买土地建造厂房。据不完全统计,在江苏的富阳造纸企业已审批了300万吨产能,大约是目前富阳造纸行业产能的一半。一旦这些企业正式投产,必将为当地带来可观的税收。
此外,还有许多富阳商人在北京、广州等地创办实业,成为一批在当地有影响的企业家。
呼吁“富商”回富建总部
欧债危机,让人明白了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可如何发展实体经济,浙江号召“浙商回归”。同样,富阳也意识到,要发展富阳的实体经济,除了要靠已经留在富阳本地的企业、准备引进来的企业,还要依靠曾经走出去的富阳企业。
“富商”回归是否就是将产业直接搬回来?如何让“富商”成功回归?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同一条路径:大力支持“富商”回富兴业创业,创办企业总部,发展税源经济。
代表委员们的想法也与此一致。代表张雪坤说,富阳企业在外做大了,市政府可以通过招商的方式吸引企业将总部搬回富阳,建造总部楼宇经济示范区,从中获取较大的产值与税收。同时还可解决部分劳动力就业,带动三产发展,“如果能把总部经济(“富商”回归)这项工程做好,必将成为富阳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也能提升富阳的城市品位”。
“在外创业的富阳人,都有一种家乡情结,希望回报家乡。但受土地发展空间、政策等要素制约,他们普遍感觉找不到‘回家的路’。”早在多年前,委员叶标就提出,发展总部经济可成为“富商”回归的重要载体。他认为,发展总部经济土地投入少、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轻、产值税收增长快,还可优化产业结构,引进优秀人才,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打造现代产业体系。这与浙江省提出“留住本部、走出加工环节,留住研发、走出营销环节,留住高新产业、走出过剩产业”的原则不谋而合。
建议将“富商”以招商形式回归
如何让在外“富商”将总部搬回富阳,代表委员们认为,富阳仍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代表孙金国说,企业想要获得更好的发展有时候必须走出去,这与“富商”回归并不矛盾,“富商”可以将总部落户富阳,但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其中的关键在于公平对待“富商”与外商,在税收、人才、土地政策上给予优惠。
叶标建议,市委、市政府应以乡情、商情和独特的富阳文化为纽带,诚邀富商“归巢”及其他大集团来富创业,并建立相应的总部经济建设组织机构,出台优惠政策措施,吸引“富商”及其他大集团来富建设总部经济。可划定一块总部经济发展示范区,选择一批企业先行建设,由政府帮助落实地块,并提出落地条件,“如规定每亩土地税收达到500万元,以25亩建一幢总部大楼,引进20幢,就将增加25亿元的税收”。
同时,叶标认为,市委、市政府应将总部经济建设列入招商引资的范畴,将目标任务落实分解到各乡镇(街道)、部门,建立市领导和有关部门联系挂钩总部经济(“富商”回归及其他大集团)项目制度,关心、支持、指导联系项目,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帮助解决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不少富商“走出去”
这几年,在外创业的富阳人有多少?从富阳流出去的税收有多少?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的数据统计,只能从一些零星数据中得到一些信息。
2008年,富阳关停粗铜冶炼企业19家,其中属于环山乡的有14家。自那以后,环山乡村村炼铜的场面消失了,但从中抽身出来的民间资本和铜企业主并没有就此止步,许多铜企业转往江西上饶等地建厂。通过2009年、2010年、2011年三年的培育和发展,在江西的富阳铜企已经粗具规模。据统计,仅去年,从环山走出去的富阳铜企创造的生产总值达245亿元,利税22.5亿元。
这几个数字让代表张雪坤很震惊。在环山乡,曾经全乡90%的人从事铜加工业,90%的产值、90%的税收都来自铜加工业。如今,这些都已成为过去。
与铜行业有着相同处境还有富阳的造纸行业。委员李江求在“两会”期间的分组讨论中也说了一个数字。近几年来,富阳不少造纸企业也开始走出富阳,前往江苏等地购买土地建造厂房。据不完全统计,在江苏的富阳造纸企业已审批了300万吨产能,大约是目前富阳造纸行业产能的一半。一旦这些企业正式投产,必将为当地带来可观的税收。
此外,还有许多富阳商人在北京、广州等地创办实业,成为一批在当地有影响的企业家。
呼吁“富商”回富建总部
欧债危机,让人明白了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可如何发展实体经济,浙江号召“浙商回归”。同样,富阳也意识到,要发展富阳的实体经济,除了要靠已经留在富阳本地的企业、准备引进来的企业,还要依靠曾经走出去的富阳企业。
“富商”回归是否就是将产业直接搬回来?如何让“富商”成功回归?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同一条路径:大力支持“富商”回富兴业创业,创办企业总部,发展税源经济。
代表委员们的想法也与此一致。代表张雪坤说,富阳企业在外做大了,市政府可以通过招商的方式吸引企业将总部搬回富阳,建造总部楼宇经济示范区,从中获取较大的产值与税收。同时还可解决部分劳动力就业,带动三产发展,“如果能把总部经济(“富商”回归)这项工程做好,必将成为富阳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也能提升富阳的城市品位”。
“在外创业的富阳人,都有一种家乡情结,希望回报家乡。但受土地发展空间、政策等要素制约,他们普遍感觉找不到‘回家的路’。”早在多年前,委员叶标就提出,发展总部经济可成为“富商”回归的重要载体。他认为,发展总部经济土地投入少、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轻、产值税收增长快,还可优化产业结构,引进优秀人才,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打造现代产业体系。这与浙江省提出“留住本部、走出加工环节,留住研发、走出营销环节,留住高新产业、走出过剩产业”的原则不谋而合。
建议将“富商”以招商形式回归
如何让在外“富商”将总部搬回富阳,代表委员们认为,富阳仍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代表孙金国说,企业想要获得更好的发展有时候必须走出去,这与“富商”回归并不矛盾,“富商”可以将总部落户富阳,但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其中的关键在于公平对待“富商”与外商,在税收、人才、土地政策上给予优惠。
叶标建议,市委、市政府应以乡情、商情和独特的富阳文化为纽带,诚邀富商“归巢”及其他大集团来富创业,并建立相应的总部经济建设组织机构,出台优惠政策措施,吸引“富商”及其他大集团来富建设总部经济。可划定一块总部经济发展示范区,选择一批企业先行建设,由政府帮助落实地块,并提出落地条件,“如规定每亩土地税收达到500万元,以25亩建一幢总部大楼,引进20幢,就将增加25亿元的税收”。
同时,叶标认为,市委、市政府应将总部经济建设列入招商引资的范畴,将目标任务落实分解到各乡镇(街道)、部门,建立市领导和有关部门联系挂钩总部经济(“富商”回归及其他大集团)项目制度,关心、支持、指导联系项目,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帮助解决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