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新闻资讯 News

联系我们

席协会联系方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富阳最新动态

金固打赢美国“双反”案 国家商务部来富总结经验


2012-05-11 来源: 富阳新闻网

 昨日,四体联动成功应对美国对华钢轮毂“双反”案现场总结交流会召开。国家商务部、省商务厅、杭州市外经贸局领导及富阳市副市长裘富水参加会议。我国出口美国钢轮毂大户——浙江金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孙锋峰分享成功应对经验和教训。

要找职能部门沟通

    今年3月,当美国商务部做出征收高额反倾销反补贴关税的终裁时,孙锋峰内心压抑不住挫败感。按照这个税率,金固的涉案产品只能退出美国市场。

    “虽说涉案产品出口额占金固整个销售额并不大,即使全部放弃对于企业影响也并不致命。”孙锋峰说,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考虑的更多是这起案件带来的影响力,因为一旦“双反”最终裁定,可能会波及更多的企业、更多的产品,其他国家也会纷纷效仿。站在行业的角度上,虽说要付出高额的代价,但金固有必要坚持抗辩。

    孙锋峰首先找到了省商务厅公平贸易局局长张勇。张勇告诉他,只要能够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举行的“行业无损害”听证会上说服他们,做出行业无损害终裁,那么按照美国贸易调查程序,即使此前美国商务部裁定存在倾销或补贴,也无权对涉案产品征收反倾销或反补贴关税。

聘请当地专业律师团队

    在听到这一消息后,孙锋峰立刻奔赴美国,聘请专业的律师团队。因为他知道,在美国打官司首先要深入了解美国当地的法律法规,了解他们的游戏规则。这就必须要聘请当地的律师事务所,而且是当地专长国际贸易的大型律师事务所,以支持企业在相对公平的环境下应诉。

做好充足的抗辩准备

    在此期间,孙锋峰带着自己的应诉团队,在美国客户的帮助下,又聘请了美国专业的数据分析公司。他们每天从早上8时一直工作到晚上8时,目标只有一个,证明中国企业并没有对美国钢轮毂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或实质性损害威胁。

    这道证明题,包括两个子命题。其一是证明中国企业是不是已经对美国行业产生损害,其二是证明中国企业将来会不会对美国行业产生损害。

    对于第一个子命题,孙锋峰的团队花了几个星期的时间分析了几十万条海关数据得出涉案产品的真实出口数量,再结合各方面数据证明在过去几年中,中国出口产品占到美国市场份额一直稳定在一个比较低的数字,而且没有增长趋势,进而证明没有产生实质性损害。

    第二个子命题,孙锋峰的团队通过对中国国内需求量的分析,得出中国虽然产能巨大,但国内需求量同样也十分巨大,是美国市场的好几倍,完全可以消化涉案产品的产能。

    孙锋峰说,提交给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抗辩材料是以斤计算的,可见准备之充分。

“6比0”的完胜

    4月8日上午8时,由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举行的终裁听证会在华盛顿如期举行。按照程序,听证会共用一天时间,上午由美方提起调查的公司进行陈述,并回答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问题,下午由金固陈述理由并回答问题。

    在激烈的唇枪舌剑中,孙锋峰越辩越有自信。他发现,美方公司其实准备并不充分,尽管他们请了两名美国联邦参议员、一名联邦众议员及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的代表压阵,但当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要其提供数据支撑论点时,他们往往拿不出来。而金固则对绝大多数问题都提供了充分翔实的回答。

    4月17日上午11时,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六名委员投票,一致认为行业损害不成立。这一结果就连孙锋峰也颇感意外。

胜利之后的思考

    胜诉消息传出后,当日在国内A股上市的“金固”立刻涨停。从去年10月停止的对美出口也重新启动。

    但孙锋峰并没有因此头脑发热。“如何避免再次掉进贸易调查的陷阱?”在他看来,等到案子出来再去打官司应诉是最被动的。

    对此,孙锋峰开始思考从战略层面规划金固今后的全球化布局,让企业走出去发展。早在去年9月,孙锋峰就一边打官司,一边启动在泰国设厂计划。而这仅仅是开始,按他的判断,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高企,未来在美国、欧洲设厂的可能性也在逐日增大。

    另一方面,继续拓展国内市场,目前金固内外贸的比重已接近持平,而之前出口销量最高时甚至高达85%。

    同时,孙锋峰也认为,在全球经济处于低潮的背景下,海外抄底并购也是规避贸易摩擦的好办法。